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巴甫洛夫的狗

2023-12-29 09:08:51
中师华图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简述实验过程:

狗吃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先天的生理反应,为无条件反射;食物为无条件刺激;

狗听到铃,引起注意→铃为中性刺激;

多次铃+肉直至单独呈现铃,狗会分泌唾液→后天习得,为条件反射;铃为条件刺激。

因此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例如:吃梅子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例如:看梅子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认为,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可分为具体信号(如声、光、味等,又叫第一信号)和抽象信号(如语言、词等具体信号的信号,又叫第二信号)。

由具体信号引起的神经活动过程,叫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例如:看见白大褂就哭;听到铃声进教室;惊弓之鸟。

由抽象信号引起的神经活动过程,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例如:谈虎色变;想到考试就焦虑;红灯停。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习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例如:铃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例如:铃重复出现,不给肉,狗逐渐慢慢分泌唾液减少,直至不分泌。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分不清。例如: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分得清。例如:区分“戊”“戌”“戍”。

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现在我们来做两道这部分的题目来巩固一下。

【例1】一个人被一条狗咬了之后就害怕所有的狗,这一现象称为(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行为消退 D.行为习得

【答案】A。解析:刺激泛化是指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被咬的人不只是害怕咬他的狗,还害怕所有的狗,即刺激泛化。

【例2】三国时期,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士兵们听到梅林便流口水这一现象称为( )。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消退

【答案】C。解析:士兵在行军过程中还没有遇到梅林,而是曹操用语言表达的前方有梅林,语言属于抽象信号,所以这一现象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jiuyeqiao@eol.cn,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报考条件
教师招聘考试
相关栏目
最新动态 更多>
招聘公告&简章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